第150章 上門挑釁4

發佈時間: 2023-05-17 16:28:46
A+ A- 關燈 聽書

 在村民們埋怨的眼神中,張童生最先回過神來,欽佩不以地說道:「宋公子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你的這首詩實在是作得太好了,讓我等全都自愧不如!都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今日我算是見識到了,明之,請受我一拜!」

 「也請受我一拜!」桃源村其他的讀書人也跟著站了起來。

 外面的村民們看到這一幕,頓時傻眼了。

 這、這不對啊,這跟他們預想的完全不同啊!怎麼這宋明之就成了他們之中最厲害的人了?

 便是先前王秀才的那幾個得意門生作了詩,都沒能讓他們折腰拜禮呢!

 「他作的詩真有那麼好嗎?」有一個村民問出了比他村民心底的疑問。

 「當然了,」張童生說道,「我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在作詩方面竟然還是不如宋明之,由此可見,他在讀書上的天賦。如果這些年他正兒八經地上過學堂,說不定早就考上秀才了。」

 此言一出,整個桃源村的村民全都震驚了。

 他們知道張童生是個踏實的人,說話做事從不託大,既然連他都這麼說,想必那就是真的了。

 村民們心中升起了一股深深地崇敬之情,紛紛震撼地望著宋明之,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唐盛聽到張童生這麼說,沒有出言反駁,但心底到底有些不是滋味,生出了一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本以為在這縣城裡面,他才是難得一見的人才,只可惜命運不公,讓他丁憂三年,如今得見宋明之,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難怪王秀才會對他刮目相看了。

 張公子聽到這裡,臉色都黑透了。

 他今天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不過沒關係,會作詩又如何?

 他還有后招呢!

 因此,他扯出了一個僵硬的笑容,不自然地對宋明之說道:「宋公子真是高才啊,來來來,咱們喝茶,喝完茶之後再繼續討論學問。」

 這一盞茶,喝得眾人那是萬般滋味在心頭。張公子等人無心品味,面面相覷,眼底皆是難堪之色;唐盛黯然神傷;李公子則嘆了口氣,在失落之餘,又替雲芍藥感到開心,覺得雲芍藥總算是嫁了一個腹有詩書之人,對方也不是繡花枕頭一包草,也算是能夠配得上她了。

 茶喝罷,張公子又說道:「縣試不僅要考試詩貼,還要考經義,咱們今天就從五經之中隨便抽出一些句子,大家一起嘗試著來破題吧。」

 在座的各位讀書人點了點頭,覺得今日的聚會總算進入了正題,因為在縣試當中,試詩貼所佔的分數低比例並不大,分數比例相對較大的便是五經義和做文章了。

 但是縣試規定的文章要超過七百個字,讓現場所有人寫一篇七百字的文章,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還是討論五經義更佳。

 當然,這個時代的四書五經跟雲芍藥上輩子所處的那個世界的四書五經的內容並不同。

小美言情 www.mei8888.com/

 張公子沉思片刻后,就從五經之中抽了一個句子,讓大家嘗試著來破題。

 在座的各位讀書人思考了一會兒之後,紛紛暢所欲言,場上的氣氛漸漸地熱鬧了起來。

 門外的村民們雖然聽不懂,但是依然興緻高昂,覺得這麼多讀書人能夠湊在一起討論學問,也相當於桃源村的一大盛事了。

 在討論當中,張童生和王秀才的幾位學生表現得尤為優秀,讓其他人覺得受益匪淺。

 張公子知道自己和唐盛相比必然是有些差距的,於是便借著這個機會想向唐盛討教一二。

 「不知唐公子對我抽出的這一個句子有何指教?」張公子謙恭地問道。

 其他幾位公子也紛紛期待地看著他。

 在試詩貼的比試當中,唐盛在宋明之那裡頗受了一些打擊,此時見幾位同窗看向他的目光中帶著崇敬之情,心中便覺得有了些許安慰。

 他沉思了片刻,說出了自己對於這一句的理解。

 唐盛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遊學,廣交學友、拜訪名師,眼界與學識自然比他們要高,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驚嘆。

 「說的太好了,沒想到還能這樣破題!唐公子大才啊!」

 「今天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唐公子今年若是下場,一定高中,說不定還能連過縣試和府試,去參加院試呢!」

 ……

 唐盛在眾人的誇讚聲中,心情又好了許多,臉上浮現了笑容。

 張公子等人聽了他這一番話,也覺得受益匪淺。

 「唐公子的這番話,真是讓人耳目一新,請各位稍等片刻,我現在就回家拿筆墨紙硯,我一定要把唐公子的這番見解記下來,免得到時候忘了。」桃源村中的一個讀書人站了起來,連忙說道。

 「我也去,還請各位通融我片刻。」另一個讀書人也站起來說道。

 不一會兒,除了宋明之之外,桃源村的其他幾個讀書人就紛紛回家拿筆墨紙硯去了。

 他們拿了筆墨紙硯之後,又迫不及待地趕了回來,目光灼灼地望著唐盛,希望從他口中聽到更多遠超於常人的見解。

 接著,張公子便說:「接下來,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從五經中抽出一些句子,大家嘗試著破題,有交流才有進步嘛。當然,我相信大家更希望聽到唐公子的見解!」

 「張公子所言極是!」大家紛紛說道。

 唐盛在大家的誇讚聲中,心情又好了幾分,既然大家求學若渴,他也就不必藏著掖著了。

 接下來,場上又有一些人從五經當中抽出了一些句子,讓大家嘗試著破題,然後再請教唐盛。

 場上的氣氛,便愈發熱烈了。

 唐盛沒有藏私,每一次認真的作答,都得到了大家高度的讚賞,大家一邊聽著他的見解,一邊奮筆疾書,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

 所有人都希望今天的時間過得慢一些、再慢一些,好讓他們多向唐盛請教一些,以獲得更大的進步。

 唐盛一個人講了一個多時辰,像是一位授課先生一樣,但凡有人提問,他必定會詳細作答,讓眾人深覺受益。

 張公子等人站在一旁放低了姿態,像是他的書童一樣,時不時地過來給他添茶倒水,候在一邊認真聆聽。

 一個多時辰過去后,唐盛也有些疲憊了,便停頓了下來。

 張公子見他說得差不多了,便趕緊上前說道:「今日真是有勞唐兄了,多虧了唐兄的不吝賜教,我等才有了今日的收穫。依在下看來,唐兄的水平已經相當於半個王先生了,高中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張兄謬讚了,唐某自知遠不如先生,只是這段時間在外面遊歷,遇見了一些才子、名師,不免腆著臉上去拜訪了幾回,幸得他們指點一二,才有了今日的一些見解。」唐盛謙虛地說道。

 「可以想見唐公子在求學當中的艱苦,那些才子、名師哪是說見就能見的呢?唐公子將自己那麼辛苦才求到的學識,如今這般不吝嗇地分享給了我們,真是高風亮節啊!」

 「這啊,真是叫人欽佩!」

 「唐公子真是我輩楷模,不僅才學高,品德也極好,這樣的人以後要是沒有成為國家的肱骨之臣,那便是老天無眼、天不佑國!」

 ……

 桃源村的讀書人們紛紛誇讚起了唐盛,

 覺得日後若是考試入圍了或者高中了,那必定有唐盛一半的功勞,到那時候他們一定會帶著禮物上門拜謝。

 唐盛就溫和地笑著說道:「不必了,大家相逢就是緣分,我方才所言也不過是自己的一些拙見,在場的各位讀書人若是能夠高中,那也只能說是你們自身勤奮刻苦、是你們祖宗保佑!」

 村裡的讀書人一聽這話,頓時就覺得他更加謙遜有禮了。

 然後,張公子又說道:「唐公子是因為丁憂,所以這三年都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否則,今日我們也無緣與他暢談。」

 桃源村裡的讀書人一聽這話又覺得很可惜,覺得他要是三年前參加了科舉考試,說不定現在已經是秀才的功名了。

 這麼年輕的秀才,這在整個縣城裡可不多見,便是縣令大人也是要交好的呀。

 村民們也覺得非常可惜,這下他們也不覺得雖然沒有正兒八經上過學堂卻會作詩的宋明之厲害了,只覺得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等滿足了自己向唐盛求學的心愿之後,張公子又將槍口對準了宋明之:「不知宋公子有何高見呢?宋公子可是頗受我家先生的看重呢,若是說不出一些超過唐公子的見解,必然是藏了拙,我等可不依!」

 這一番話無疑又將宋明之架在了火上烤,眾人心中暗想,這唐盛分明就是在場所有讀書人當中的佼佼者了,你還要讓他勝過唐盛,這不是在為難人嗎?

 有一個桃源村的讀書人實在是看不過去了,想要拍桌而起,替宋明之討個公道,卻被張童生給拉了下來。

 在場都是讀書人,不宜在場面上鬧得太過難看,否則只會招人恥笑,即便是有理也成了沒理。

 那個讀書人被張童生拉住之後,從鼻子里出了幾口粗氣,只好別過了頭將手放在了自己的膝蓋上,不再說話了。

 整個桃源村的讀書人皆默不作聲,他們都覺得張公子的這番話實在是太過分了。

 「一千個人看書,有一千種見解,這並無高下之分,我不敢說自己的見解能夠高過唐公子,不過是抒發心中所感罷了。」宋明之不驕不餒地說道。

 「可你在破題上若是不如唐公子,那又怎能叫我等幾人服氣呢?先生竟然這般看重你,想必你定有過人之處。如若不然,你倒不如將這最後一個名額讓予他人,自己在家中再安心備考一年,如此也是兩全其美。大家說對嗎?」張公子高聲說道。

 「說的對!」徐公子立刻成了他的應聲筒。

 「我也這麼覺得!宋公子,你可千萬別多心了,張兄的話看似不盡人情,實則也是為你好啊!」杜公子也跟著說道。